加减乘除的意义,什么叫和,差,积,商

生活百科 | 发布时间:2024-02-14 04:57:02 | 小编:找百科 - www.80007.net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加减乘除的意义

如下1. 加法两个分数相加,只需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即可。例如,1/2 + 1/3 = (1+1)/(2+3) = 2/5。2. 减法两个分数相减,只需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即可。例如,1/2 - 1/3 = (1-1)/(2+3) = 1/6。3. 乘法两个分数相乘,只需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即可。例如,1/2 * 1/3 = (1*1)/(2*3) = 1/6。4. 除法两个分数相除,只需将第一个分数的分子乘以第二个分数的倒数,即将第一个分数的分子乘以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第一个分数的分母乘以第二个分数的分子。例如,1/2 ÷ 1/3 = (1/2) * (3/1) = (1*3)/(2*1) = 3/2。这些定义是基于分数的数学性质和运算规则得出的。

什么叫和

《论语·学而篇》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 ✨有一些学者说有子说的话没有孔子说的话有劲儿,有子说的话啰嗦,不像孔子那么直,孔子是直接一针见血,就是非常简单的大白话,就把道理讲明白了。

有子有点绕,他这句话你听起来也听不懂。

✨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就是说古人为什么要做“礼“,做“礼”这个东西的好处是为了和谐,是为了能够“和为贵”。

✨什么叫和谐,晏子有一个非常好的比喻。

齐王问晏子说,什么叫做和?晏子说譬如调羹,调羹绝对不能以羹调羹,一定是以水调羹,你把水和羹倒在一起搅和,这才能搅出一碗汤来,你把羹跟羹倒在一块儿搅和,它还是羹,它没有调和。

水和羹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两个不同的东西能够和谐相处,这才叫做和谐。

所以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这个道理,就是不同的东西在一起才存在和谐的问题,一样的东西不存在和谐的问题。

✨所以“礼之用和为贵”,就是我们很多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价值观,但是我们可以和谐相处,这是靠礼来学约束的。

“先王之道,斯为美”之前的那些中国的这种传承,尧、舜、禹、商、汤、文、武、周公这一路传到孔子传承的脉络,就是以此为美的,“礼”就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就是各种事儿,大事小事都用和谐的手法,都用礼的方法去做,“有所不行”,就有时候你也行不通,就一味的为了和谐而和谐行不通。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你比如说,我们为了建设和谐社会,然后我们就有任何问题都说咱们商量着来吧,这儿只要闹事了,我们来调解,那儿只要闹事了我们来调解,但最后你会发现有些事调解不了,有些事不能够通过做思想工作解决,到最后变成谁闹得声大,谁沾光。

因为和谐嘛,我们要追求和谐,所以最后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反倒会变得越来越有力量,因为他觉得你反正要和谐,我知道你想和谐,所以我就不和谐,那你就得迁就我,这叫作“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就是如果没有一个规矩,没有一个礼法,在这儿约束的话“亦不可行也”。

所以我们知道和为贵,但是不能一味的强求和谐,和谐是要靠以礼来节之的,就是我们需要有理有法。

✨其实这里边儿蕴藏着一丝法家的发端了,法家是从儒家里边分派分出来的,从儒家开始慢慢到荀子,荀子培养了韩非子和李斯这样的人,最后出现了法家,实际上他就有这样的思想脉络,因为人们发现说如果一切东西都讲究和谐,遇到任何问题都商量着来,都没有原则,没有规矩,没有章程,那最后商量来商量去社会交易成本太高,就没法把一个事搞明白。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找百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找百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