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百科词条 | 发布时间:2024-03-07 02:50:01 | 小编:找百科 - www.80007.net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孟子这一段话是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非常重要的一种解释。孟子总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孟子看来,内城三里,外墙有七里,攻而不能克而胜之,是因为只遇上好时机,但却缺乏地理方面的优势,故而不能胜;城高河深,器物尖利,粮食充足,但守城者却弃城而逃离,是因为地理条件虽好,但却人心不齐,没有凝聚力,故而城陷了。而要想不让民众离疆土,不能靠划疆定域,围城固守;要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锐利。必须在道义上有优势,才能得到大众的支持,而失去道义上优势,必将众叛亲离;只有获得大众支持,天下民众才会归心于一处,而有了天下民心的支持,对付众叛亲离的人,自然是会获胜的。一旦失去民心,即便是有了地理优势,也必然会失败,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要胜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天时、地利、人和”这一理念,凡谋划一事,总是从顺天时、应地利、聚人和去考虑,去决策。时机、地势、人心,这对于做成大事是非常关键的三方面因素,是缺一不可的。

首先,“顺天时”非常重要,古人对天时条件极为重视,流传下来的俗语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于善于谋划者来说,天时指上天的规则,或指自然规律、天气条件等,又是指天机、时机、机遇等,人要采取行动前,是应该多谋划的,知在行先,但是,要做成大事,还是需要顺应规律,顺应趋势,抓住好时机,并利用好它。因而,所谓的“成事在天”,并非是被动等待,并非是听天由命,而是善于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其次,“应地利”也很重要,做大事的人,都非常重视“地利”因素,而这“地利”应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要注重做大事所依托和可利用的地理条件等,即使自己拥有地理优势;二是要适应地理环境,即顺应地缘状况。这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接地气”,适应环境、适应习俗、适应当地的特点,能跟当地人打成一片。简言之,要切合实际,要顺应地方特点。

举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事例,很能说明这一道理。在革命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坚决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但是,如何在中国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早期革命者中,观点不一样,而毛泽东同志主张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才使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特点相结合。非常重视在中国土地上的“地利”因素,中国农民人口多,只有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取得成功。

再次,“聚人和”也是做大事的人必须重视的成功因素,俗话说:“事在人为。”事情都是靠人去做的,人是所有活动中的关键因素,所以,人的因素、人缘关系经常成为做大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做大事的人常常能凝聚人心,号令成员,组成群体,共同奔向目标。比如,中国早期的革命者,有着坚定而崇高的革命信仰,召唤了一大群意志十分坚定的革命者,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聚人和”包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协作、合作,包括聚集民心,加强凝聚力等。欲成大事者,得到民心所向是非常重要的,是成功的保证。一个群体,有了向心力才能力往一处使,把大事做成。

在某种意义上,成大事者即是在聚人心,民心所向,大事方能办成。无论是一个政党,或是一个团体,一个企业,民心所向都是成功的基本保证,若是不得人心,必败无疑。抗战胜利之后,蒋家王朝有八百万军队,蒋介石以为能轻松地打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结果,因其不得人心,国民党的军队支撑了仅仅三年,便惨败而逃到了台湾。而台湾宝岛上的国民党,因不得人心,变成了边缘化的党。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同上)孟子的这一说法就是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论根据。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儒家主张推行礼仪,其目的就在于以和为贵,这是在为君王争取民心。古代君王的治理国家,重视“中和“策略”,认为“霸道”不如“仁政”,军事强压不如“德政”的效果好,也正是基于争取民心所向。对于治国理政之道,儒家的“道统”说和“德政”说,都是将”聚人和“看成是非常重要的治国要领。

关于"地利",《左传》说:“先王疆理天下,物(视也)土之宜而布其利。”也就是说,君王拓疆封土,只有选择适宜的地方才能得其利,只有占领有利地形,才能更有取胜的把握。成大事者,往往非常重视地缘条件,能顺应地理特点,适应地方习俗等。在古代兵法中,把选择有利地形看成是制胜的关键要素之一。

关于“天时”,常常有人会将其与“运气”联系在一起来说,认为遇上好时机,便是运气来了,因而能获得天赐良机,便能受到了上天的庇护,获得成功。其实,“天时”并非“天命”,欲成大事者,不能被动地等待时机,而是要积极努力,做好准备,创造条件去寻找时机,如此一来,机遇来了,便能仅仅抓住机会,获得成功。

孙膑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孙膑兵法·月战》)取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缺其中任何一项,即便是勉强胜利,也是会遭殃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古典小说中,经常讲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故事,而最典型和精彩的就是《三国演义》里讲述的故事,罗贯中就是按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来喻说“三国”的:

曹魏占天时,孙吴占地利,刘蜀占人和。以曹操为代表的曹魏集团,顺天时,体现革新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开放的政策,宏大的战略,实用的谋略,精兵强将,最终取得了胜利;以孙权为代表的东吴集团,占地利,拥有江东的富饶区域和有利的地形,丰衣足食,日子过得不错;以刘备为代表的刘氏集团,起步虽比较晚,但刘备竖起仁义大旗,善于收买人心,礼待人才,三顾茅庐请卧龙先生出山,不以貌取人重用了凤雏先生,诚以任将,拥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刘备的人缘极好,但未能顺天时,刘备亡于白帝城,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傻阿斗刘禅当了俘虏。

小说的作者罗贯中坚持儒家的传统观念,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三个因素中,他把占天时看成是最重要的,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曹操顺天时,所以曹魏政权最终获胜了。

天时、地利、人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理念,是传统管理智慧的结晶,很值得当代人好好琢磨,能顺天时、聚人和、应地利者,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找百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找百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