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塔历史 苏州虎丘导游解说

百科词条 | 发布时间:2024-02-25 17:58:11 | 小编:找百科 - www.80007.net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虎丘塔历史

1000多年了。        虎丘塔:虎丘塔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关于虎丘塔它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6年,也就是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也就是961年。       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关于虎丘塔,它的塔内藏有大量的文物,比如在塔内发掘过越窑、莲花石龟。   

苏州虎丘导游解说

【虎丘概况】虎丘位于苏州古城西北5公里处,海拔36米,占地300亩。

虎丘原名叫做海涌山,相传远古时期,这里是汪洋大海上的一座小岛,随着潮涨潮落,海岛时隐时现,如同被涌出海面,所以叫做海涌山。

那后来为什么又改名叫虎丘了呢?要从春秋吴越争霸说起,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打越国,在檇李之战中负伤去世,他的儿子吴王夫差将其埋葬在海涌山上。

相传下葬三日后有一只白虎蹲居其墓上,遂改名为虎丘。

2000多年来,虎丘人文历史积淀深厚,读懂虎丘等于读懂半部苏州历史。

军事家孙武在此操练宫女,留下“三令五申”的典故;吴王阖闾墓葬剑池下,三千把宝剑陪葬;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在此守坟放马;秦始皇东游至此,挥剑斩白虎;西楚霸王项羽率领江东子弟起义反秦;东晋高僧竺道生在此说法讲经,令莲花盛开,顽石点头;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二的王鏊与唐伯虎于此吟诗作对;清康熙皇帝六次巡幸,御题“虎阜禅寺”;出土了国宝级文物越窑秘色瓷莲花碗,现为苏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等等。

虎丘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

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

三绝是指山势之奇、登眺之乐、剑池之幽。

明代文人李流芳则对虎丘景色有“九宜”的评价: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

“十八景”中比较有名的是虎丘塔、虎阜禅寺、剑池、千人坐、断梁殿、试剑石、珍娘墓等等。

虎丘又有“山藏古寺中”之说,根据《吴地记》记载,东晋时,丞相之孙司徒王珣、司徒王珉两兄弟曾在虎丘营造别墅,后舍宅为寺,称为虎丘山寺。

唐朝改称武丘报恩寺,宋称云岩禅寺。

清康熙皇帝将其改为虎阜禅寺,康熙皇帝曾六次巡幸虎丘,1707年最后一次巡幸虎丘时,亲笔御题“虎阜禅寺”匾额。

虎阜禅寺的头山门在山下的山塘河畔,二山门在山脚,古人用诗句描写“山藏古寺中”这一特色:平生只见山里寺,今日来看寺里山。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叫锁寺门。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云:“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不论春夏秋冬、不管阴晴雨雪,虎丘都会向你展示其独特的风景,让你的虎丘之行不留遗憾。

【断梁殿】大家眼前的这座建筑原为云岩寺的二山门,始建于唐,重建于元至元四年(1338年)。

主梁是由两根木料拼接而成,中间有道缝隙,远观如同断梁,因此又叫做断梁殿,房屋构建为框架结构,有“千年不倒断梁殿”之说。

相传元朝皇帝故意出难题,下了道圣旨,规定只能用专门配备的材料建成,不能用铁钉。

但这并没有难倒苏州的工匠们,老匠师赛鲁班采用斗拱、榫卯等技术精心建成了独具一格的殿门。

殿门两侧的对联:“塔影在波山光接屋,画船人语晓市花声”,描述了历史上的盛况:房屋鳞次栉比,画船来来往往,话语声、卖花声组成了一幅繁华的市井图。

大家抬头看一下正梁上悬挂的一块匾额“大吴胜壤”,语出南朝顾野王《虎丘山序》,苏州古称勾吴、吴县、吴中,意思是虎丘是苏州的形胜之地。

北面悬挂“含真藏古”匾额,为现代学者梁漱溟所题,取自东晋《虎丘序略》,意在赞誉虎丘有山水形胜真趣,又兼得人文古雅,暗示着虎丘有真山、真水、真人、真事,都有据可查;古墓、古塔、古寺、古泉,仍有迹可循,让我们一起去探真寻古吧!【试剑石】大家看路东旁这块椭圆形的巨石,正中有一条裂缝,似刀砍剑劈,这就是试剑石了。

相传吴王阖闾命干将莫邪夫妇铸剑,夫妇二人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精英”,在匠门外冶炼三月,终得一双雌雄宝剑。

吴王试其锋利,就将这块巨石劈成两半。

又有传说,秦始皇东巡至此寻找吴王墓,见一只白虎蹲居在这块巨石上,遂挥剑砍杀,老虎跑掉了,只在巨石上留下了一道剑痕。

其实,这块巨石为典型的火山凝灰岩,石缝是经久风化所致。

“试剑石”三个字原为北宋吕升卿所写,今为僧人逸溪补书。

试剑石旁边刻有元代顾瑛的一首诗“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

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这首诗的意思是:秦皇手中的宝剑寒光一闪,顽石开裂,山崖为之倾倒而阻断溪流。

既然有如此锋利的宝剑,为何死后不化作厉鬼去斩杀大奸臣赵高的头呢?诗人所表达的是作为一国之君,要保住江山社稷单靠锋利无比的兵器是不够的,关键要知人善用。

秦始皇纵然得到了能够使“崖倾水断流”的宝剑,却因重用祸国殃民的奸臣赵高,断送了大秦帝国的江山。

【千人石】大家现在看见的这片开阔地带叫做千人石,千人石平坦如砥,广2亩,石呈暗红色。

摩崖石刻遍布四周。

相传吴王夫差动用两千名工匠为其父造墓,墓中陪葬了三年把宝剑和大量财物。

夫差害怕工匠们泄露墓内机关,就以饮酒的名义,召集了参加筑造墓地的千余名工匠聚集在石上观看鹤舞,并最终将所有人杀死。

工匠们的鲜血渗入石头,血迹日久不褪。

以后每逢阴雨天,就能见到千人石呈现暗红色。

其实,千人石呈现暗红色是因为千人石原是海底火山凝灰岩,石呈酸性且含有铁矿的缘故。

千人石又叫做千人坐,为什么呢?大家请看,在我们对面有“生公讲台”四个摩崖石刻大字,据说是唐代李阳冰所写。

据说,晋代高僧竺道生在此说法讲经。

他所提倡的“蝉体皆有佛性”理论过于超前,恶人也有佛性的说法不能被人们接受。

于是他就聚石为徒,对着石头讲经。

讲到精彩之处,池中莲花盛开,顽石频频点头。

后来这件事情纷纷传开,大家慕名而来,信徒云集,达千人之多,这片石头就成了听经人的座位,所以又叫千人坐。

春秋时,吴国将军孙武受命于吴王阖闾,在千人石上操练由宫女组成的军队,小试兵法。

队长是吴王的两位宠姬,不听孙武号令,几次三番嬉笑演兵场,终被孙武斩于军前。

从此留下“三令五申”的典故和千人石东边的“孙武子亭”。

秦末,项羽曾在此号令八千江东子弟揭竿而起。

时至明朝,千人石则成为一年一度中秋“虎丘曲会”的舞台。

明代散文家袁宏道《虎丘记》中记载曲会盛况:“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

莫不靓妆丽服。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

”虎丘曲会只唱昆曲,且一唱就是近300年。

【剑池】大家看到的“虎丘剑池”四个大字相传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因年深月久,虎丘二字因风化剥落。

明朝万历年间,由刻石名家章仲于钩摩补刻而成。

大家细看,剑池两字比较遒劲有力,有颜体“蚕头燕尾”的特点,虎丘两字比较松散,因此就有了“假虎丘真剑池”的说法。

穿过“别有洞天”的圆门,我们就来到了剑池边,你是否有一种“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深”的感觉呢!为什么叫剑池呢?有这么几种说法。

一是剑池的水面像一把锋利的宝剑;二是因为吴王阖闾生前酷爱宝剑,去世后,就将鱼肠、扁诸等三千把宝剑作为殉葬品埋在墓中;三是相传秦始皇孙权等人来此寻找吴王的三千把宝剑,凿石挖地而成;四是干将莫邪夫妇铸剑用的淬剑池。

大家看“风壑云泉”四个摩崖石刻大字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真迹。

,四字将剑池幽谷生风、云锁清泉的空间环境概述得十分传神。

在这里可以侧耳听声,举目观岩石,抬头看云彩,低头见龙泉。

剑池之景令人流连忘返。

大家看崖壁上的“剑池”二字,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一天,王羲之来到虎丘山看见两只鹅,非常喜欢,虎丘寺的方丈就说,就用你的字来换吧。

于是王羲之就写下了剑池二字,到手的两只鹅化作龙虎回到了虎丘山的山头,这便是神鹅易字的传说。

在剑池二字的旁边刻着明代诗人高启写的《姑苏杂咏 阖闾墓》:水银为海接黄泉,一穴曾劳万卒穿。

谩说深机防盗贼,难令朽骨化神仙。

空山虎去秋风后,废榭乌啼夜月边。

地下应知无敌国,何须深葬剑三千。

诗中描绘了建造阖闾墓时,水银为海,劳民伤财。

尽管深藏机关,预防盗墓,也无法将腐朽尸骨化为神仙。

如今虎去山空,秋风萧瑟,台榭荒废。

地下的吴王阖闾是否知道,人死后已不再有敌我之分,何必要用三千把宝剑陪葬呢?吴王阖闾的墓在不在剑池的底下?里面有没有埋藏着三千把宝剑?明朝时,剑池的水曾一度干涸,侍郎王鏊和学生唐寅等人来到虎丘,踏入池底,在一个疑似墓门的洞穴前留下了“弘治乙丑侍郎王鏊来游,诸子唐寅侍从”的字迹。

1955年,清淤剑池时发现池底北端的“人”字形洞穴,高两三米,长约10米,宽度可容一人进出,尽头能容4人站立。

洞底由4块长条巨石组成的石墙,这种结构考古专家认为是用来掩盖吴王阖闾墓的墓门的。

1978年,剑池的水再次被抽干,有人伸手摸到石板厚约18厘米,用钢钎伸进去两米,发现都是淤泥。

为了保护山顶业已倾斜的古塔,最终都没有挖掘。

洞穴里究竟有什么?就成了千古之谜。

【五十三参】从千人石到云岩禅寺大殿,要登五十三个台阶,这就称之为“五十三参”。

“五十三参”是佛教的一个典故。

相传,观世音菩萨旁边有一对童男童女,左胁侍为善财童子,右胁侍为连荼耶龙女。

善财童子学道时,先后拜了五十三个师傅,才拜到了观世音菩萨门下而成正果。

这里的“五十三参”,还含有“五十三参,参参见佛”的意思。

【云岩寺塔】未见苏州城,先见虎丘塔,眼前我们看见的这座古塔叫做虎丘塔,是苏州古城的象征。

虎丘塔又叫做云岩寺塔,始建于公元959年,建成于公元961年,塔高47.7米,是一座七层八面的砖木结构古塔。

由于地基松软,塔身向东北偏斜2度47分,塔尖偏离中心位置2.34米,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到了20世纪50年代,虎丘塔倾斜得更加严重,周身裂纹遍布。

1956年采用铁箍灌浆法对虎丘塔进行维修,像箍桶一样,每层用铁箍绑紧固牢,地基浇灌水泥。

在维修虎丘塔时,出土了经箱、铜佛、刺绣等一批文物,其中出土的的越窑秘色瓷莲花碗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现为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81年起,历时5年对虎丘塔塔基进行加固,在塔基下打孔44个,采用钢筋水泥作为壳体,以起到地下防水的作用,又更换部分砖,有效地制止了塔身的继续倾斜,保护了这座千年古塔。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找百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找百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