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试金,试金集团属于什么单位

百科词条 | 发布时间:2024-02-18 02:31:02 | 小编:找百科 - www.80007.net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济南试金

不是公办的,是一所民办学校。山东英才高级技工学校是在原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校(始建于1986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经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建立的民办技工学校。现隶属于山东英才学院。学校现有机电工程系教学班13个,信息工程系教学班26个,商贸系教学班48个,建筑工程系教学班14个,艺术系教学班26个,学前教育系教学班37个,经济管理系教学班27个,中级班教学班15个,在校生8000人。学校位于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英才路2号,占地面积240余亩,固定资产1.14亿元。

试金集团属于什么单位

该厂生产的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电子式拉力试验机、非金属材料试验机等40多个品种规格的试验机,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畅销全国并出口到几十个国家。

主打产品WE-60型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曾连续两次荣获国家银质奖。

由于产品质量过硬,该厂在业内广受赞誉。

该厂后更名为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现又变身为北京时代集团旗下的济南时代试金试验机有限公司,成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整体搬迁到长清新厂区。

如今,位于槐荫区南辛庄西路138号(原南辛西路40号)的济南试验机厂老厂区,大部分工业厂房完整保留下来,成为济南市区一处难得的连片工业遗产,引来许多文创、体育、实训公司等商家入驻,让一座座沉寂的老厂房重新焕发生机。

担任过济南试验机厂副厂长的李广杰先生曾在回忆文章里记述,济南试验机厂的前身是齐鲁机器厂股份有限公司,1952年由凤记铁工厂、宏信铁工厂、福兴铁工厂、利农铁工厂、庆丰铁工厂、正丰机器厂、齐鲁针厂等七家私营小厂组合而成。

因宏信铁工厂、齐鲁针厂、凤记铁工厂都位于周公祠街或附近东流水街,组合后的企业厂址便设在了周公祠街,厂区占地14亩,职工224人。

组合前,各小厂只有少量车床、钻床等设备,主要是维修染织机械、柴油机、人力织布机,制造一些简单的纺织机械零件、手工缝纫针和小型皮带车床,并能仿制一些染织机器及老式工作母机、摇纱机等简单机器。

每个小厂少的十几个工人,多的也不到百人。

组合后,不但企业人员壮大了,还加强了管理,建立健全了考勤、领用料、质量检查、成本核算等制度,健全了工务、技术、财务、供销、总务等职能部门,聘请了技术人员,重视了新产品和技术的研究,改装了设备,从而使企业生产有了很大转机。

先后试制出了一些新产品,并接受国家加工订货单,结束了以前只修修配配的局面,改变了无定型产品的历史。

除为染织、面粉等行业修配机器外,企业还生产25毫米钻床和500毫米牛头刨床,成为当时济南市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强的机械制造企业。

1955年6月,企业改称公私合营齐鲁机器厂。

1956年初,又有复东铁工厂、连发炉工厂两家私营工厂并入齐鲁机器厂。

这期间,自行设计试制成功的B650型牛头刨床成为工厂的主导产品,还试制生产了50毫米、100毫米摇臂钻床和10立方米/分空压机。

为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制定了不合格的原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工序不下转,不合格的零件不配装,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的“四不”制度。

这一“四不”制度,当时得到上级的重视和肯定,在全省机械行业推广这一经验,就算放到现在,“四不”制度也不过时。

1959年11月到1960年初,为进一步扩大生产,企业由周公祠街的狭小厂区迁至南辛庄西路138号开辟新厂区。

新厂区占地90亩,是原址面积的14倍。

1960年4月,企业改称济南第三机床厂,这时济南台秤厂并入,产品仍以B650牛头刨床为主。

1962年4月,台秤厂又分出。

根据一机部的统筹安排,企业由生产机床转产试验机,随之改称济南材料试验机厂。

转产后的当年就试制成功30吨、60吨两种型号的试验机,随后又试制出了木材、弹簧、摩擦磨损、动静万能等型号的试验机。

技术水平由转产初期的仿制、测绘发展到自行设计。

在生产试验机的同时,还承担军工产品和省内短线产品镗床的生产任务。

1966年11月,该厂由公私合营改为地方国营。

“十年动乱”期间,企业生产受到一定干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企业恢复和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逐步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

同年,企业改名为济南试验机厂,产品产量、质量和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开始逐年提高。

到1985年,与公私合营初期的1955年相比,职工人数增加4倍,固定资产增加64倍,工业总产值提高10倍。

全厂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2.3万平方米。

拥有各种设备347台。

其中金属切削机床193台,锻压设备14台,铸造设备13台,精大稀设备33台,计量理化检测仪器125台。

1997年,济南试验机厂改制成立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

2003年8月28日,北京时代集团与济南试金集团成功进行战略性重组,成立济南时代试金试验机有限公司。

2010年,在位于长清的济南经济开发区建设现代化新厂区,试验机生产线整体移入。

2019年公司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企业为扩大生产搬迁到琵琶山厂区85岁的赵长征老人,是1956年进入济南试验机厂的老职工,在企业工作了三十几年,于1998年退休。

他开始在车间负责管理技术档案,后来到企业研究所工作,再后来,济南试验机厂成立综合档案室,他任综合档案室主任,主要负责管理企业的产品、财务、行政、人事、设备等档案资料。

赵长征回忆起济南试验机厂的变迁感慨万千。

他在1956年9月进厂的时候,那时工厂叫齐鲁机器厂,厂址还在天桥区的周公祠街。

周公祠是个祠堂,机加工车间就在祠堂的一间破屋里,钳工车间、安装车间在草棚里,只垒一半儿墙,很是简陋。

当时厂里还有一个制针车间。

这个制针车间后来迁出,和济南铁工厂的制针车间合并,成立了济南针钉厂。

当时,齐鲁机器厂主要生产牛头刨床。

1958年大跃进时,还生产过水车,支援农村兴修水利。

1957年12月,赵长征从厂里参军入伍。

五年后的1963年,他退伍后又回到这个厂。

这时,企业为扩大生产已经搬到南辛庄西路138号琵琶山下这个厂区了,企业的名称已经改为济南材料试验机厂。

产品由原来主要生产牛头刨床、镗床、摇臂钻、水车等,改为主要生产试验机了。

赵长征老人回忆说,他在部队服役期间回济南探亲时,就曾经到过南辛庄西路138号厂区来看过,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当时南辛庄西路138号琵琶山这个厂区,是济南铁路局准备建设的一个水泥厂,本想利用附近刘长山的石头生产水泥,后来发现这个石头的石质不适合做水泥,济南市就把这个地方给了试验机厂。

这时水泥厂还没有建成,只拉出来一个框架,建造的车间很简陋。

工厂刚搬过去时,厂区很偏僻,职工住的房子都是土坯平房,锻工车间搭的是席棚,四周用苇子圈起来。

那时,从济南机床二厂往南只有一条很窄的小道,交通很不方便。

1970年后,济南试验机厂的现代化厂房慢慢都建设起来了。

全厂陆续建设了机加工车间、安装车间、喷漆车间、锻工车间、大件加工车间、中小件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铸造车间、大型设备车间、维修车间等生产车间。

这些车间厂房现在大部分都完整保留下来了。

1978年左右,企业名称由济南材料试验机厂改为济南试验机厂。

这个时候企业开始进入发展的旺盛期,生产的产品质量广受好评。

机械工业部仪表总局也给与了大力扶持,支持了一些生产设备。

1980年代,在厂区陆续建设了综合楼和研究所办公楼。

研究所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还有电器方面的研究设计工作。

用户已经使用30年的试验机还在用济南试验机厂当时主要生产液压万能、摩擦磨损、脉动疲劳以及木材、橡胶、弹簧等系列的试验机,具有品种多、批量小、周期性轮番上场的生产特点。

主要产品达到或接近当时国际水平。

主导产品WE-60型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1980年和1983年连续两次获国家银质奖,是济南市机械系统第一个获国家银质奖的产品。

50吨脉动疲劳试验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四球试验机获一机部设计科研奖,环块试验机获一机部科学大会奖。

该厂一跃成为全国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研究生产中心。

赵长征老人说,济南试验机厂曾经发展的相当好,就连文革期间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生产一直没停。

1984年前后,企业利用置换来的济南重型机械厂在经七路的铸造车间土地,为职工建设了宿舍楼,他也分得一套住房,这在当年是很不错的企业福利了。

大约20世纪九十年代初,济南试验机厂被评为国家大型二级企业。

还有一件事,让赵长征老人至今说起来仍充满自豪。

1994年,他到上海浦东开发区出发,上门向用户调查产品使用情况。

有一家单位居然还用着1964年济南试验机厂生产的60吨试验机。

对方真诚地给他介绍说:“我们还用着你们30年前的产品呢!”78岁的济南试验机厂孙元山老人,是1961年入厂的老职工。

他在厂内先后做过车工、生产调度和房管科管理人员。

说起自己的“老东家”——济南试验机厂,他依旧充满感情。

他说,济南试验机厂一直挺好,最红火的那些年,每年都有几种产品上市,在全国50多家试验机厂里面是效益最好的一个,产品是业内名牌!218车间曾为部队生产高射炮主部件现在的济南南辛庄西路138号济南试验机厂老厂区,基本保持原样,面朝西的大门口处“济南试验机厂”、“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的竖长牌匾依旧挂在墙壁上。

不了解情况的人路过这里,还会以为里面的车间仍旧生产试验机呢。

进入大门,南北两侧分别是综合楼和研究所办公楼。

再往里面走,厂区的格局还是原来的样子,不同年代的老车间依次排列,已经外租给各种文创、体育、培训、食品、仓储等机构。

稍有变化的是,大部分车间厂房上面多了一些广告宣传牌。

其中,1960年代建设的原工具辅料平房车间,全部由红砖垒砌,两侧百米长墙壁上一个个立柱直达屋顶,还有硕大的长方形竖窗,很有时代特征。

1970年代建设的原钣金车间(液压压力试验机制作部连体车间)高大气派,内部的行车和梁架结构保持原样,甚至以前的设备操作规程还挂在墙壁上。

斑驳宏大的金属架构透着一种工业文明的特有气息,租用者从上面挂了几条长长的红布带垂落下来,黑色金属构架和红色软布带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

此外,还有原来的中小件车间(机加工车间)、喷漆车间、锻工车间、配件库等厂房,以及企业大礼堂,都基本保持原来的模样。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依旧保存完好的218车间。

这是一座以军工代号命名的军工车间,车间的外墙壁爬满了绿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济南试验机厂在这座车间里为部队配套生产高射炮和气步枪主部件。

据赵长征老人介绍,当年有军代表长期驻厂,这个车间是厂里保密和保卫工作要求最严格的一个车间。

这个老厂区还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需要介绍一下,那就是位于厂区琵琶山下的琵琶山万人坑遗址。

在琵琶山上,有济南试验机厂全体职工在1990年12月19日立的“琵琶山万人坑纪念碑”。

这是济南市现存记载日本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

看着一座座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车间厂房等工业遗存,再看看“琵琶山万人坑纪念碑”,让人感慨万千。

必须坚信,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就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能有效抵御外来侵略。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工业强国之路。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找百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找百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