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百科词条 | 发布时间:2024-02-17 07:10:02 | 小编:找百科 - www.80007.net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城市地理学

北大的很好了地理类的好的也就是北大\北师大\兰大\中山这么几个学校其他也没什么了别说地质类的了出来可以进规划院(虽然现在规划院不好进)做规划是可以的现在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等等都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以及经济地理和城市地理的人在做的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城市地理学1)对象和任务研究再不同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和组合,分布的科学。

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性。

2)发展城市地理学的完全独立和大规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3)研究内容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问题等。

2、城市概念: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的居民集居地.性质:密集性,经济性,社会性(密集性、高效性、多元性、动态性、系统性)3、空间分析学派1)背景50.60年代,西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黄金时代,迫切的需要一套理论支持空间资源的管理政策。

2)内容地理学在方法上和哲学上发生的革命性改变:①由求异改为求同,求规律性;②由文字描述改为数据处理,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③明确要求研究结果有预测能力,帮助决策。

为此,借用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建立空间模式。

3)评价把人类行为过分简单话,忽略其复杂多样的本质; ④空间模式不能完全真正反应地理现象的本质。

4、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3)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2)功能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分担母城的某些功能。

3)发展本世纪初,西方许多国家为控制大城市膨胀采取了发展卫星城这种分散对策,从本世纪初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兴建了三代卫星城。

6、郊区化1)概念50年代以来在特大城市郊区出现的地域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变成一个多项市区功能的地域综合体。

2)引发郊区化的因素人口流动和住宅郊区化,商业部门的郊区化,工业的郊区化。

3)后果郊区住宅激增,就业重心向郊区移动;城市人口分布状态改变。

7,逆城市化1)概念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和就业从特大城市向中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扩散的过程。

2)动力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现代化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国家经济和人口政策,人们价值标准的变化。

8、再城市化1)概念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持和加强城市的中心地位作用,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的过程。

2)后果高中收入阶层回迁,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增加。

9、过量城市化1)概念战后以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从农村涌入个别大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超过了工业化发展水平,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产生原因人口剧增;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农村贫困;城市规模过大且数目少。

10、乡村城市化1)概念常用术语,指一个或一群社区由乡村地域类型向城市地域类型演化的过程。

2)发展50~70年代,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处于停滞状态;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步伐快,且出现不同的发展模式。

11、巨大城市带1)概念世界上某些优越地区,城市话的两种基本形式(城市范围扩大和城市数目增多)有着高度集中的表现,城市间的农田分界日渐模糊,城市地域相互蔓延,甚至连成一片,2)特征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政治经济上的枢纽作用;带状的空间结构。

12、城市体系1)概念按特定含义确定的整个区域的城镇总况,各城镇之间不断的进行着物质,人口,信息的交流。

从而使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形成有机整体。

2)特征层次型,系统性,整体性,有序性,开放性,动态性。

13、空间相互作用1)概念城市间不断的进行着的物质,能源,人口,信息的交换。

2)产生条件互补性,中介机会,可运输性。

3)对流,传导,辐射。

14、空间扩散1)概念每种流动的现象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从源生产地生产,经过若干时间后扩散到承受者身上,其结果是人文景观的转换。

2)类型传染扩散,等级扩散,重新区位扩散。

15、中心商业区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

二、简述题1、简述城市地理学的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对象: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和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2)任务:研究城市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以及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书上写的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工程性较强。

5、简述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1)研究领域日益扩宽,研究手段和方向不断更新2)注重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3)城市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参透越益明显4)从事城市地理学科研究的队伍日益扩大,重要研究机构正在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风格6、简述西方城市地理研究进展根据研究不同分为四个阶段:(1)1920年以前城市地理学成为专门学科之前的阶段,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

(2 ) 1920~1950 年初步奠定研究重点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特点: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城市命运的决定因素;对城市作用个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

(3)1950~1970年空间学派兴起与城市地理学独立阶段,数量化革命使城市地理研究从形态学的城市景观转移到了空间分析上来。

(4)1970以来人文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的产生和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社会科学的研究。

7、简述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发展中国城市地理学大规模发展始于70年代末,中国城市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研究;2、城市发展方向研究;3、城市体系研究;4、城市内部空间研究。

8、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1)商品农业和中心地方型城镇;2)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3)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

9、简述城市兴起成长的一般前提1)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生产能力;2)第二前提:农村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

10、简述城市化的历史进程1)城市化概念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阶段及特点,成因a前工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自给自足农业是经济的主导部门,城市人口增长慢,城市化水平低,城市数量少,分散分布。

b工业社会时期,工业成为主导产业部门,就业增加,大规模乡——城移民,城市人口聚增,城市数目多,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人口与经济活动以集中为特色。

c后工业社会时期,世界城市速度加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发展中国家出现过量城市化。

11、简述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12、简述外围城市区的城市化进程1)外围市区的范围内部市区外缘与郊区接壤的环状地带。

2)城市化过程由内部市区的一些城市设施和职能部门的空间位移来完成的,一个部门迫于内部市区的压力向外移动,牵动着其他有关部门渐次外移。

3)方式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住宅的扩展与城市化。

13、简述内部市区高密度发展的优缺点1)内部市区的范围城市商业服务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城市中心区,即建成去2.2)优缺点节省用地,缩短上下班距离,节约能源,防止城市蔓延,保护自然环境但可能导致拥挤和社会病态。

3)解决不足的措施良好的规划,有效的管理。

14、简述郊区城市化的特点1)郊区范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缓冲地带,即承受来自城市内部的城市化冲击波,又接纳和输送农村腹地涌向城市的人流。

2)特点a 土地利用集约化,表现为农作物商品化,劳动商品化和土地商品化;b 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c 城市网络化。

15、简述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2)城市化趋势明显,巨大城市带出现;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发展中国的城市化乃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16、简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1)城市化的进程波动较大;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4)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17、简述城市其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城市基本与基本活动的涵义基本经济活动:满足城市以外需要的经济活动;非基本经济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要的经济活动。

2)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的发展取决于基本经济活动,基本经济活动的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增值效应。

18、简要解释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的类型1)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的概念;a)空间相互作用概念城市间不断的进行着的物质,能源,人口,信息的交换。

B)空间扩散概念每种流动的现象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从源生产地生产,经过若干时间后扩散到承受者身上,其结果是人文景观的转换。

2)类型及解释。

A、相互作用的分类第一类:对流,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第二类:传导,各种不通过具体的物质流动来实现的交易过程;第三类:辐射,信息的流动和创新(新思维、新技术)的扩散等。

B、空间扩散的类型:a、传染扩散: 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传染扩散b、.等级扩散: 新思想、新技术在城市中的传播往往跳跃紧邻的小城市,在距离较远但属同级规模的城市中首先被接受,然后向次一级的城市扩散。

这种形式的扩散称之为等级扩散c、重新区位扩散: 如果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有接受者的空间位移,我们称之为重新区位型扩散19、简述城市规模分类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其涵义;为位序-规模模式和首位分布类型。

位序-规模分布 作用力量多、人口多、面积大、历史久、条件复杂的国家概念: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首位分布 作用力量少、人口少、面积小、城市历史短的国家。

概念: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即首位度,已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

20、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要点1)中地论的创建人及年代;克里斯塔勒1933年发表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系统地阐明了中心地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建立了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

2)要点:a、大多数聚落都作为中心地为其腹地或市场提供货物和服务;b、中心地所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销售范围和级别不尽相同,根据这些变化,可将一个地区的中心低分成不同的等级,从而组成中心地等级体系;c、中心地市场区最有效的理论形状是六边形,按最有效市场区组合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有三种形态,每种形态有各自的K值,并按不同的原则建立。

21、简要阐述并平评价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1)模式的创建人及年代;1923年伯吉斯2)同心圆带及解释;由内到外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薪阶层住宅区-住宅区-通勤者地带。

假设城市所在地区为一均质的平地,各种土地利用将呈现同心环布局,这就是同心环模式的新解释。

而伯吉斯是从人文生态学角度得出的同心环模式。

3)评价;A、成功之外;:从动态变化入手分析城市地域,在宏观效果上,其本符合一元构城市的特点;为探讨城市地域结构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

B、缺陷:仅考虑芝加哥一市的特点,划带过多,注视过细,同心圆形状过于贵侧,没有考虑城市交通的作用,故运用受局限;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相差太远。

23、简述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2)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历史背景,区域基础,经济基础。

3)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分析;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重点城镇或城镇分区专论。

4)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24、简述加纳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A、模式的创建人及年代;加纳1966B、模式要点;1)门槛大小的系列在空间上可以表示为:最高门槛的活动靠近低价峰值区,它占据了地价最高的土地,在它的周围,将按照门槛递减的顺序,一次环绕其他职能活动。

2)任何商业中心的核心区,总是被那些能够显示商业中心最高级别的职能部门所占据。

3)随着盛业中心级别的提高,低级职能部门占据的位置将越来越被排斥到商业中心的边缘,即地价较低的地方。

4)在任何一级商业中心的典型职能组内,每一项职能的位置也按照门槛大小的系列排列。

如在街区职能中,门槛最高的活动将占据所有街区职能中地价最高的土地。

C、简要评价。

该模式对合理布局城市商业网点有一定指导意义。

然而,实际情况却表现出商店的位置并不总是与地价峰值区的距离有关,地价也不完全取决于离核心区的距离。

还有其它因素影响地价,如土地面积的大小、人口和收入分布、交通和便捷性的不规则状况等。

因此,加纳模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25、简述自然环境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1)相对位置(大位置):决定城市的个性和发展前途。

2)城址(小位置):决定城市的发展,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

城址尽量避免选在易发生地震的地带上。

沿河建城要充分考虑河道的变迁。

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导致固定居民点即聚落的出现,为城市发惠展奠定了基础;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导致城市邹形形成;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城市规模扩大。

2、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1)城市化概念;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对该问题的两种观念;城市化概念只能包括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过程,不能包括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转化。

持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城市性地域(或城市性状态)与农村性地域(或农村性状态)之间存在一条明确的界限。

城市化,指的是超越这条界限的转换过程,至于界限内部的转化过程不属于城市化。

这种理论即为农村城市二元论。

2.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变化完全是城市化中的一种现象,它从属于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总过程。

他们认为,城市性地域与农村性地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衔接的、渐变的、连续的。

即使进入城市性状态,“质”与“量”上的转化也仍在进行。

这种理论即为农村城市连续论。

3)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

我国学者倾向于赞同第二种观点。

这是因为,我国很多城市是从前工业化社会演变而来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至今大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还不足,特别是在旧市区、小城镇,缺乏铺装道路、下水道、煤气等等,城市现代化程度很低。

因此,加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现代化,也属于城市化这一总进程3、 我国是否应该采纳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城市化模式?1)历史背景和必然性: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结束了城市中工厂工业的生产方式,代之以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形式,使城市中经济活动的社会化,生产的专业化向更广的范围发展。

2)阶段: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为工业化,工业化是城市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相互影响。

3)我国的选择:现阶段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现代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两个部门的发展。

4、试用“推动—吸引”理论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1)理论的简述“推动-吸引”认为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的吸引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2)我国推动力和吸引力的分析:从吸引力角度看,人口流入地即沿海城镇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形成成本低劳动力的巨大市场,由此形成对农村人口的巨大“拉力”,其中城镇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城市老龄化程度逐步上升,而“独生子女”政策实施的结果又使城市中青少年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其结果是沿海城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外来劳动力市场。

3)我国的道路选择:我国应协调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乡村发展,努力实现城市化发展目标5、试以我国某一特大城市为例,分析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1)内部市区包括城心地区和中间市区,与建成区同义,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外围市区的城市化,外围市区在离心外延型城市化的作用,城市发生了平面量的扩大。

2)我国的独特性:我国城市化近域推进由流失中的集中到绝对集中到相对集中,即内部市区化到外围市区的城市化的转变。

6、试分析战后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 进程1)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因为20世纪50-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较快,而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

2)城市化的进程: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国际化7、当代中国城市化具体有什么特征a、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b、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c、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变异显著d、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e、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8、试论我国乡村城市化道路的利弊1)现状:1980年以来城市化的进程:1978-1991这一时期以农村体制改革为主,取得很大成绩,促进了乡村城市化发展,但有低度城市化现象,过低城市化的出现,本质上还是城乡二元化结构造成的。

2)利弊的分析:乡村城市化鼓励各地农村发展城镇企业以吸引农业和剩余劳动力,但要求就地安置,根据离土不离乡,进入乡镇企业的农民虽然职业发生了变化,但工作,生活城所被限定在农村,仍然不属于非农业人口,则出现了过低城市化。

9、试评价经济基础理论1)经济基础理论简述经济基础划分为基本经济活动,为外地服务,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为本城市需要服务的,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基本部分发展而发展。

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吸引当地人口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的需要和本地区的人口,往复循环使城市发展。

2)利弊的分析一个城市如果其经济生活中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和规模日渐发展,这个城市就势不可挡的要发展,如果城市的基本基本活动由于部分原因而衰落,那么这个城市就无可挽回的趋向衰落。

10、试论述我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城市发展的合理性1)城市规模的全球趋势小城市重点论者的理论虽然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但同时带来了经济的低效益,宝贵耕地的过量占用,环境污染的面状扩散,丧失了大量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

2)我国城市发展的状况a、大城市在经济上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高于中小城市,是主张发展大城市的主要依据。

b、认为大城市的超前发展是工业革命以后,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

c、有些学者论证了大城市不仅有经济规模效益的优势,而且也有社会规模效益,环境规模效益,建设规模效益种种优势。

3)讨论(从总体上顺应世界潮流,又符合中国实际)中等城市重点论者认为大城市和小城市都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端,主张确立发展中等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网络结构。

11、试评论中国80年代:“ 乡镇企业—小城镇”的城市化模式1)时代背景文革结束后,1978年全国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把“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市,正式确定为国家的城市建设方针“离土不离乡”“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唯一道路”成为当时主流,它虽然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但同时带来了经济上的低效益,宝贵耕地过量占用,环境污染的现状,丧失了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

b.中介机会:具有过滤运输、人口、信息等的作用,导致地点上的置换,减少了长距离的相互作用。

c.可运输性: 距离越长,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

13.试举例说明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1)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传染扩散。

2)等级扩散:现象在扩散过程中,地理距离并不总是起着非常强大的影响作用,社 会等级、城市规模等级等有时也在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3)重新区位扩散:在传染扩散中,如果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有接受者的空间位移,我们称之为重新区位型扩散。

14、试简要介绍和评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A.假设条件和基本概念理论建立在理想地表之上,每一点都有接受一个中心地的同等机会,通达性只与距离成正比。

中心地: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中心货物与服务:指在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

中心性:一个地点对围绕它周围地区的作用大小。

服务范围:中心地提供的每一种货物和服务都有其可变的服务范围。

范围的上限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的最远距离,超过这一距离他便可能去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

以最远距离为半径,可得到中心地的最大腹地。

以此为半径,也可得到一个圆形的互补区域,它表示维持某一级中心地存在所必需的最小腹地, 亦称之为需求门槛距离,即最低必需销售距离。

B.六边形网络假设在理想地表上均匀分布着一系列的B级中心地,它们的最高级别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定为r。

这样,B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为2r。

如将所有的B级中心地联接,则可得到一张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的网。

因为B级市场区都是圆形的,居住在三个圆形相切所形成的空角里的消费者将得不到供应。

因此,对上图必须作一些修改,这就是将所有的圆形市场区重叠起来。

重叠后,B级中心地仍按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网排列,只是间隔更紧凑,其距离为d。

此外,由于重叠区被分割,圆形的市场区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替代,其理由是消费者应按“最近中心地购物”的假设,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去得到货物或服务。

较低一级的中心地的位置总是在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由此形成克里斯塔勒命名为K=3 的中心地网络。

C.理论模型(1)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而后低一级的市场区又包含了3 个比它更低一级的市场区,从而最有利于低一级的中心地与高一级的中心地展开竞争,由此形成K=3 的系统。

也就是说,低一级市场区的数量总是高一级市场区数量的3 倍。

(2)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

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4倍。

(3)行政原则:在K=3 和K=4 的系统内,除高级中心地自身所辖的一个次级辖区是完整的外,其余的次级辖区都是被割裂的,显然,这不便于行政管理。

为此,克里斯塔勒提出按行政原则组织的K=7 的系统。

在K=7 的系统中,六边形的规模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 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

这样,中心地体系的行政从属关系的界线和供应关系的界线相吻合。

D、评价(1)某些假设或条件不符合客观情况,从而损害了该理论的现实性。

(2)在人口密集、工业化程度高、城市密集的情况下,城市的发展可以不依赖于对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而是依赖于城市间的分工协作。

(3)克氏的中心地学说忽视了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15、试用“核心一边缘”理论解释我国现阶段的不平衡区域发展战略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一个空间系统发展的动力是核心区产生大量的革新,连续不断地产生革新,通过成功的结构转换作用于整个空间系统,促进国家发展。

这三种学说较为深刻的揭示可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一般性规律,强调了中心商务区在城市发展和功能分区中的主导作用。

同心圆学说是由伯吉斯在1925年提出的。

揭示了城市土地利用的价值分带.但该模式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过于理想化,形状很规则,对其他重要因素如城市交通作用考虑太少。

扇形学说是由霍伊特 于1939年提出的,这个模式 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制,考虑了交通作用对功能区的影响。

多核心学说是由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的。

 多核心模式的突出优点是涉及到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考虑的因素较多,比前两个模式在结构上显得复杂,但仍基于地租理论,而且功能区的布局并无一定的序列,大小也不一样,富有弹性,比较接近实际17、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城市体系如何与国际接轨?现代化城市是城市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是传统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的系统过程。

1、打造大都市。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看,一个核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几个卫星城市的经济发展,2、做好城市规划设计。

一个城市的建设要有规划,规划应考虑建筑物与历史的结合,延续近期和远期同步。

3、城市的硬件、软件设施要同步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必将阻碍城市经济发展。

4、城市交通路网建设方面。

在信息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要与国际化接轨,便捷的交通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相关部门的工作力度,提高执行力,高度重视规划和拆迁力度,积极为投资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6、城市产业结构方面。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价值实现的动力。

一个城市要有竞争力,产业结构就要合理。

a、是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力争与国际接轨。

b、是选好地方支柱产业。

18,试论广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可能性香港的带动有助于广州发展成国际大都市。

这一方面有利于广州经济国际化,带动广州市发展成为国际城市,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广州市再形成某些国际城市职能,例如香港已经是国际金融中心,同在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市就不再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但由于广州市与香港的地域条件的差异,广州市还是可能形成其他方面的国际职能广州建起集装箱枢纽港比之经香港中转每年可节约数百亿元的装运费。

这就是广州市发展国际贸易、国际航运的巨大优势。

只要能解决资金和管理问题(包括金融、贸易、通讯、信息、保险、服务等方面的条件与国际接轨),广州的国际贸易与国际航运就将进一步迅速发展,并将有力地推动广州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广州市就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航运中心,并带动国际金融、旅游、信息等方面的发展,从而使广州市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城市,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广州在发展国际贸易、国际航运方面仍有比较优势,应当把它作为广州市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突破口,是推动广州市经济国际化的根本措施。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找百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找百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