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上网专家,儿童上网控制

百科词条 | 发布时间:2024-02-17 00:57:02 | 小编:找百科 - www.80007.net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健康上网专家

你好,我也尝试了N种方法终于成功方法如下:首先安装完美卸载在开始搜索中 搜索ftopt 右键属性中把隐藏勾掉(理论上选择可查看隐藏文件也可以,但我这里实际中不知道为什么不行)打开完美卸载的手动卸载选择最后一项“只有一个EXE文件”在C盘 WINDOWS 中找到ftopt然后分析下他的注册表删除就可以了完成后在用完美卸载删除下垃圾文件重启后,右下角的图标没啦~哈哈祝你顺利 (刚刚回答完别人的,就拿过来了)

儿童上网控制

今年的寒假有点长,广大中小学生不仅可以享受洋溢着节日气氛的假期生活,也将对互联网世界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索。

很多家长已经不太执著于“严禁”或者“防范”学生上网的问题了,但在面对高速发展、千变万化的互联网,以及未成年网友群体所独有的社交语言、兴趣群体时,很多家长仍然要面对“管不管”“怎么管”等现实问题。

本期调查通过网络渠道,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问题展开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72份。

受访群体有一定的儿童教育和互联网使用经验,对未成年人上网的相关话题有较高的热情。

放任上网 家长放心不下 谈及孩子寒假上网的问题,田女士表示自己也很无奈:“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在私企工作,我的单位要求上下班打卡,还经常加班;孩子的爸爸做销售工作,白天偶尔能回家看一眼孩子,有应酬的话就顾不上了。

奶奶的身体不好,照顾孩子也没什么精力;姥姥不愿意来我家住,帮不上忙。

就我家这个情况,只要能让孩子安静一会儿,也顾不上他到底是看书还是上网。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用我的手机看动画片、打游戏了,给他一个平板他能盯上大半天,那我们家长还能奢求什么呢?” 因为孩子的网龄较长,田女士很关心孩子的视力状况。

如今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目前还不需要戴眼镜,但是对比父母双方的视力水平,孩子的视力状况明显不佳。

“我给他报了羽毛球培训班,除了锻炼身体外,也是希望他能歇歇眼睛,看看现实中的东西。

”田女士发现,孩子会在家长的密码锁之上,再设置一道密码保护隐私,孩子在看什么、玩什么、接触什么,家长是没办法随意查到的。

她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和感情,又很怕放任不管会导致更大的问题出现。

不让上网 家长也会担心 杜老师一直很重视对孩子的陪伴,她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和场合几乎不玩手机,以身作则地让孩子远离网络世界。

她陪孩子散步、聊天、做游戏、做手工,也常带孩子参加亲子活动、外出旅行,去感受“在别处”的生活。

在她看来,网络也好、电脑也好,都只是生产力工具而已,如果人本身被生产力工具所支配,就很容易模糊了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的边界。

比较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孩子的生活现状,杜老师担心的是孩子缺乏维持长久友谊的经验。

“我们小的时候交朋友比较简单,就算是寒暑假见不到面,再开学时也是好朋友。

有时候我问她,上学期和你关系好的小朋友,怎么最近没听你提起过啊?她说,我们没有话聊了。

手机是上网常用设备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人,其中未成年网民的占比近两成(17.7%),总人数接近2亿。

针对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未成年人全部在近半年内有过上网行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几乎饱和,显著高于全国互联网的普及率。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以下均简称为“青少年蓝皮书”)调查发现,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的趋势明显,在10岁以前首次“触网”的未成年人占比达52%,较此前提高了7.4个百分点,其中有6.9%的未成年人在4岁及以前首次上网;10岁以后开始触网的未成年人比例为30.9%,较此前降低了7.4个百分点。

在本版调查中,本地居民注意到,未成年人主要通过智能手机(49.46%)、平板电脑(26.61%)、智能手表(11.56%)等设备上网,其他设备的使用率较低。

青少年蓝皮书的相关调研成果也显示,未成年人对机器人和智能手表等网络设备的使用热情正在下降。

青少年蓝皮书分析发现,短视频类App和其他视频网站最受未成年人欢迎,36.11%的未成年人经常浏览短视频类图文视频App,23.11%的未成年人倾向于浏览长视频网站,其他视频类网站的占比较低。

在本次调查中,有超半数受访者注意到未成年人刷短视频成瘾的现象较为普遍,超四成受访者指出老师通过网络布置作业、家长查询网络资料辅导孩子作业以及婴幼儿家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哄孩子的现象十分常见。

此外,网络追星成风、网络融入生活程度加深、未成年人对网络信息科技掌握得更快以及家长和老师的观念日趋开放等现象也越来越常见了。

《2022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白皮书》认为,导致我国未成年人近视率在全球居于高位的成因复杂多样,但由疫情导致的触网低龄化、缺乏户外运动和睡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触网”过早会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和身体健康,那么是否也可以起到缓解未成年人心理压力的作用呢?青少年蓝皮书的调研结果显示,广泛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并未真正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得到放松。

未成年人试图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娱乐放松的做法反映出当前未成年人排解压力的路径过于单一,且使用社交媒体平台也并非高效、普适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

网络素养教育需趁早以当今社会的互联网普及率来考量,是否还需要规范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呢?对此,持赞同意见(40.32%)的受访者占比接近于持否定意见(44.09%)的受访者,另有15.59%的受访者意见摇摆。

七成以上受访者认为未成年人有必要接受网络素养教育,其中40.86%的受访者强调所有人都需要接受相关教育,29.03%的受访者感觉未成年人的需求更迫切;约两成受访者认为未成年人没必要接受相关教育,其中18.55%的受访者认为必要性不足,极少数受访者认为是没有相关的教育基础和条件;另有少数受访者对必要性不确定。

家长负责制正在失效超四成受访者认为目前家长群体无法担负起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素养教育的责任,近四成受访者认为家长群体能够担负起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素养教育的责任,约两成受访者认为缺乏客观评判的标准和进行检测的条件。

那么,除家长之外,对未成年人进行信息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还应该由哪些部门与机构承担?68.01%的受访者认为学校适合进行相关教育,53.23%的受访者希望由社会力量共同发挥作用,39.52%的受访者希望由互联网管理机构进行统一培训,37.6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运营商应当承担责任,而其他部门与机构的受信赖程度占比较低。

而且,网课已越来越成为孩子的一种经常性需求,原来的时间控制概念也已被颠覆了。

她建议:“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究竟在网上做什么,才能让孩子尽量少接触不良内容和功能。

现实是,除了一部分亲子沟通顺畅的家庭外,不少家长是不清楚或者无法掌握孩子的上网动向与涉猎内容的。

加之算法推送形成‘信息茧房’,即便家长和孩子使用同一个平台,各自接收到的内容也会截然不同,孩子很容易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小圈子里。

因此,家长对孩子的约束限制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

如果家长可以改变思路,不是一味地强调哪些事‘不可以做’,而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网络使用、网络内容的选择和推荐,与孩子共同探索网络的有益和有用价值,往往亲子沟通效果和网络监管效果会更好。

建议家长朋友能尽量根据孩子的需求、兴趣、特长等,帮助孩子发现相匹配、有价值的网络内容和应用,引导孩子将互联网这个工具用好,鼓励孩子大胆体验学习新技术,借助网络发展自己、帮助自己、成就自己,用网络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 杨斌艳强调,家庭和家长虽有规范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义务,但是政府机构和社会力量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确保未成年人享有更好的网络环境、体验更好的网络生活、探索更高水平的互联网知识、储备更适应未来时代的网络技能与经验。

找百科:专业的百科知识平台 QQ:738465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找百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找百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编推荐